【子宮肌瘤】台灣女星生子宮肌瘤+腺肌瘤痛到送院 醫生:約3成35歲以上婦女患子宮肌瘤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0/07/08 15:59

最後更新: 2020/07/09 10:16

分享:

分享:

婦產科專科醫生表示,35歲以上婦女中,約30%人會患上子宮肌瘤。

台灣47歲女星鄭仲茵患有5厘米的子宮肌瘤和腺肌瘤,曾因腹部疼痛難當,要送去急症室,甚至失血過多。主診醫生提醒她要格外小心,因有機會隨時休克。本港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表示,35歲以上婦女中,約30%人會患上子宮肌瘤,到50歲更增至80%機會。

綜合台媒報道,鄭仲茵於2018年接受身體檢查時發現患病,目前子宮裡面布滿肌腺,若做手術,就需切除整個子宮。她看過台北各大名醫後,認為再過幾年就到更新期,沒必要開刀,至踏入更年期時,再看看肌瘤會否縮小。

現時她定期到醫院覆診,並服用止痛藥、打針紓緩不適症狀。但她透露,曾試過平均4、5小時服藥一次,甚至痛得「在地上扭曲」,要送去急症室;也曾試過失血過多,血色素不到5。醫生曾提醒她要留意身體的情況,指她走路也隨時有機會休克。

婦產科醫生:嚴重貧血隨時有生命危險

TOPick為此向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了解,她表示,血色素不到5是很嚴重的貧血,隨時有生命危險。腺肌瘤是該名女星經痛的主要原因,會導致經量多。子宮肌瘤患者經量多、貧血的情況也較常見。

她解釋,血色素不到5g/dL,屬於嚴重貧血,而正常血色素是>11g/dL。嚴重的貧血人士,可能導致昏眩、頭暈、休克、口渴加重、出汗、心跳加速但微弱、呼吸急促等;也可能導致運動時腿部痙攣、呼吸短促、甚至是腦部和神經受損。

由於血液中的紅血球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,若紅血球數量,或是紅血球中的血紅素過少,就可能會造成人體氧氣不足,造成心悸、喘氣、倦怠、頭痛等症狀,還可能導致心臟肥大、心臟衰竭,甚至死亡。

何謂子宮肌瘤?

方醫生表示,子宮肌瘤(Uterine fibroids/leiomyomata)是常見婦科疾病。子宮肌瘤俗稱「纖維瘤」,是子宮的平滑肌增生造成的良性腫瘤。子宮肌瘤主要分3種︰黏膜下肌瘤、漿膜下肌瘤和間質性肌瘤,其生長位置、症狀和影響各有不同。

35歲以上女士,約30%人會患上子宮肌瘤;40歲或以上女士,患有子宮肌瘤比20至30歲患有子宮肌瘤的機率高10倍;到50歲更增至80%機會。

【症狀】

多數患者有月經的問題,例如經期日子拖長而周期縮短、經量過多、持續經痛或出現貧血等。有些患者會因子宮肌瘤體積變大,腹部凸出,壓著直腸或膀胱而造成便秘或尿頻。

【成因、高危人士】

目前發病成因未明,但相信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有關,例如女性服用含雌激素藥物、肥胖及壓力問題都會影響雌激素分泌,增加患上子宮肌瘤的風險。暫時並沒有預防方法。

其中,以下女性患子宮肌瘤風險較高:

  • 40歲或以上:比20-30歲患有子宮肌瘤的機率高10倍
  • 有相關家族病史:機率高3倍
  • 從未生育:曾分娩三次或以上的婦女,與未生育的婦女進行比較,風險降低80%
  • 肥胖:因為體內雌激素較高

方醫生表示,暫時並無預防方法。不過,食品添加劑、大豆也會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。其中,進食大豆的風險會增加2.5倍。

何謂子宮腺肌瘤?

方醫生指,子宮腺肌瘤(Adenomyoma)又稱「子宮腺肌症」,是子宮內膜異常的出現在子宮肌肉層。因此在月經來潮的時候,這些「異位」於肌肉層的子宮內膜也會跟著出血,但是血只能積聚在肌肉裡面,導致子宮壁增生、變大、肌肉組織纖維化。

【症狀】

典型症狀是來經時痛楚、經血流量多,子宮脹大等。通常患者因為經痛、經量多求醫,接受婦科檢查和超聲波時發現。

【成因、高危人士】

與子宮肌瘤一樣,成因與雌激素有關,不過沒有研究顯示是與哪些特別食物有關。

以下為高危人士:

  • 接受過子宮手術:例如剖腹產或肌瘤切除
  • 曾分娩
  • 中年婦女:子宮腺肌症與雌激素有關,多發現在40-50歲的女性,停經後發生率就會降低。

子宮肌瘤、子宮腺肌瘤治療方法

方醫生解釋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的分別,以及治療方法:

子宮肌瘤:

  • 是一個個不規則的腫瘤,所以子宮是不規則地脹大。
  • 可以用手術切除。視乎子宮肌瘤的大小及和症狀的嚴重程度,一般會先觀察,或透過藥物如止血藥、止痛藥、荷爾蒙療法等療法紓緩出血症狀。
  • 收經後肌瘤普遍會慢慢縮小。除了開刀切除子宮肌瘤或子宮,現在還有子宮內膜熱熔術及子宮動脈栓塞術等。

子宮腺肌症:

  • 大多生長在一邊子宮壁,通常是子宮後壁,子宮會像氣球般脹起來,呈圓形;蝕入肌肉層,無法分割。
  • 要切除需全子宮切除,否則用止痛藥、止血藥控制病情。

更多婦女病資訊,請看:

【卵巢早衰】月經不規律是卵巢早衰症狀恐不孕 中醫推介食物保養卵巢子宮

【紓緩經痛】女生壓力大吃生冷食物易經痛頭痛 中醫推介食物紓緩經期前不適【附食療】

【產前產後】30歲月經失調不孕確診多囊卵巢症 中醫治療1個月囊腫消失成功懷孕

TOPick新聞編輯部製作電子書《食用安全手冊》,提供自家檢測報告,包括雞蛋、搓手液、兒童口罩等,更有牛奶、清潔用品等食安檢測報告【按此免費下載食用安全手冊】
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,立即查看:bit.ly/2UJP4dx
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
記者:黃泳欣